“學語前技巧”是學習語言的基礎,包括注意力、聆聽、眼神交流、輪流和模仿,其中注意力是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技巧。大多數小孩不需要特別指導,就能掌握學語前技巧而學會說話,但一小部分孩子因無法掌握而遲說話。若置之不理,孩子的語言與智力發展將停滯不前,會影響孩子的未來。語言治療師表示,父母應了解正常孩子的語言進展階段,及時發現問題,並通過正確的指導或語言治療師的協助,讓孩子的語言能力重返軌道。
語言治療師洪小田指出,根據2002年大馬教育局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9.41%的一年級學生有學習障礙問題。當中38%很難明白老師的說話、32%的表達能力有問題、28%面對社交溝通障礙,缺乏溝通的興趣,時常把自己封閉在自我的世界裡。男女學生的比率為4:1。
她說,學習障礙與遲說話等語言掌握能力息息相關,不容忽視。父母多在孩子1歲半時已察覺孩子異於其他同齡小孩,但不以為意,直至孩子2歲多,發覺孩子落後太多時,才尋求語言治療師的協助。
父母也學技巧輔助
她指出,語言遲緩的狀況和因素很多,打好學語前技巧的基礎,才能循序漸進地引領孩子掌握更高層次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每個孩子的語言進度不一,語言遲緩的孩子接受治療後多有改善。不過,父母親的積極配合才是成功的關鍵。”
洪小田強調,父母親將學到的教學技巧,再配以愛心與耐心輔助孩子,孩子的說話進度會更理想。可以肯定的是,及早治療將事半功倍。
語言治療師顏翠虹指出,說話遲緩的孩子大多是急性子,不聽從指示、不與他人一起玩。因此,父母必須設法從旁協助孩子掌握“學語前技巧”,以便孩子可以說話,發展智力與人際關係。
培養注意力學聆聽
“首先,必須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專心聆聽語言,按部就班學習理解詞匯或短句,最終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當孩子通過遊戲更能專注於事物後,父母可培養孩子聆聽話語的能力。”
顏翠虹表示,孩子若不能聆聽,他們將無法明白及記得大人對他說的話,更別說學會說話。接著,若孩子跟你有眼神交流的互動,顯示他正在聆聽,意味他對你所做的事情感到興趣。因此,培養小孩的眼神交流可幫助他學會說話。
她說,輪流說話也是學語前技巧之一。父母應與孩子玩有輪流性質的遊戲,如拼圖、積木等,以提高孩子接觸語言的機會,也間接引導孩子說話。另外,小孩擁有優異的模仿能力,父母可利用這特點,通過有趣的方式讓孩子多接觸一些語言。
免反效果
勿強迫小孩說話
語言治療師顏翠虹表示,父母要緊記,不要強迫小孩說話,否則可能帶來反效果。如不要強迫孩子說出動物的名字,應讓孩子學習簡單有趣的動物叫聲,按部就班學習說話。
她提醒,孩子發出聲音時,父母也要發出同樣的聲音回應,以鼓勵孩子說話。
“當孩子擁有語言的理解能力後,他們更能明白說話的重要性,即利用說話能力,達到自己的要求。家長可設法讓孩子明白這一點。”
正常孩子的語言發展階段
語言治療師熊敏華表示,孩子的語言發展有一定的軌跡。若小孩已3歲,但語言發展仍停留在一歲半,則可能有問題。欲了解孩子是否有語言障礙,可參考以下的正常孩子應有的語言發展階段。
‧2-3歲的孩子
理解能力
1. 2歲時,大約明白250至300個詞匯。
2. 明白空間的概念,如裡面、上面。
3. 明白物件的用處,如問孩子用什麼來裝水?小孩會指向杯子。
4. 明白代名詞,如你、我、他。
5. 明白形容詞,如大小、開心。
表達能力
1. 2歲時,大約可講40個詞匯。
2. 能夠回答簡單的問題, 如“ 這是什麼?”“誰的?”
3. 懂得運用代名詞,如你、我。
4. 會說2至3個字的短句。
5. 會用疑問句來發問,如“我的球?”
6. 會使用否定詞,如“不要”、“不是”。
7. 說話的發音越來越準確。不過,陌生人仍不明白孩子說的話。
‧3-4歲的孩子
理解能力
1. 3歲時,大約明白1000至1200個詞匯。
2. 將東西分類,如食物、衣服等。
3. 認識顏色。
4. 明白時間的概念,如今天、明天、後天。
5. 明白“哪個不是屬於這種類?”
6. 能靜靜地聆聽10至15分鐘的故事。
表達能力
1. 3歲時,大約可講500個詞匯。
2. 能夠正確地發出大部分的聲母,除了一些較難的聲母。如r、s、sh、ch、y、z。
3. 陌生人能夠明白孩子說的話。
4. 能夠形容物件的用處,如杯用來喝水。
5. 能夠享受詩歌和辨別荒唐的事。
6. 能表達意見和說出感受。
7. 能回答問題,如肚子餓時要做什麼?
8. 能夠重複別人所講的句子。
‧4-5歲的孩子
理解能力
1. 4歲時大約明白1500至2000個詞匯。
2. 明白空間的概念,如後面、旁邊等。
3. 能夠明白較複雜的概念,如品質(重、輕)、結構(軟、硬)、數量(多、少)
4. 開始明白比較性的概念,如“我比你高”。
5. 了解什麼是早上、晚上、下午、白天。
表達能力
1. 能夠使用800至1000個詞匯。
2. 能形容如何完成一件事。
3. 能解釋詞匯的意思。
4. 能列出某個種類的東西,如動物有大象、狗。
5. 回答“為什麼”的問題。
6. 能回答“哪一個不是屬於這種類”,並給予適當的解釋。
‧5-6歲的孩子
理解能力
1. 明白超過2000個詞匯。
2. 明白時間的順序(什麼先發生,接下來,然後)。
3. 明白反義詞。
4. 明白數字的概念(1至20)。
5. 能夠服從3個步驟的指示,如懂得去廚房拿水給爸爸喝。
表達能力
1. 能參與談話或對話。
2. 能使用8個字或更長的句子。
3. 能表達複雜的句子,如“我考100分,媽媽送我一個新書包。”
4. 形容東西的樣貌。
5. 使用想像力來編織故事。
6. 能發問問題,如“多少?”、“怎樣?”
7. 能回答假設性的問題,如:“上課遲到,你會怎樣呢?”
培養孩子學語前技巧方法
1. 注意力
方法:父母可讓孩子接觸不同類型的玩具,接著向孩子示範如何操縱玩具。當孩子發現遊戲的樂趣後,他們更能專注於事物。
2. 聆聽力
方法1:首先,父母應把電視機、收音機的聲量等雜音降低,讓孩子可以對自己的話語留下清晰印象。
方法2:父母可用簡短的句子、語氣緩慢的方式跟小孩說話。
方法3:家長也可引導孩子聆聽四周環境的聲音,再作簡述。
方法4:模仿動物的聲音,增加孩子對聲音和說話的興趣。
3. 眼神交流
方法1:通過遊戲引導孩子作眼神交流。比如,父母在鏡子前做有趣的臉部動作,讓孩子觀察並模仿,從中產生眼神交流。
方法2:不要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或食物直接交給孩子,而是讓孩子向你索取。他必須跟你有眼神交流,才能獲得所需。
4. 輪流
方法: 與孩子分享具有輪流性質的遊戲,如拼圖、積木等。在遊戲中的說話可增加孩子接觸語言的機會,也間接引導孩子說話。
5. 模仿
方法: 播放兒童歌曲時,父母介紹簡單的動作,讓孩子模仿,提昇他對語言的印象和興趣。
Thursday, May 22,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